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座谈会
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座谈会
科学谋划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新篇章
7月31日下午,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在武汉召开“十五五”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。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、厅长,省自然资源总督察何开文出席会议并讲话,省国土整治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李光主持会议。有关厅领导,省地质局、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。来自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、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的权威专家,武汉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学者代表,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等企业负责人,以及孝感市等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,为规划编制注入多元智慧。
何开文对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。会议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攻坚期,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的“总纲领”,必须牢牢锚定服务大局的核心定位,以要素保障的“硬支撑”为省委、省政府战略实施贡献“加速度”。
会议强调,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,紧扣自然资源部“四个融合”要求,结合湖北实际,推动厅内业务条线打破壁垒实现“处室融合”,让政策制定“一盘棋”;也要与林业、地质等部门攥指成拳,让规划编制“无缝衔接”;更要深化与17个市州的联动,让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畅通无阻,同时加强与发改、交通运输等省直部门的协同,让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、围着发展转。尤其要筑牢地理信息数据底座,拓展市场化应用场景,让高精度测绘数据成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“数字基石”。
座谈会上,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专家建议,“自然资源部门不能只算‘生态账’,更要算‘经济账’,建议规划中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,让保护者受益、利用者付费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专家聚焦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,建议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“破题之举”“要把田、水、路、林、村的整治与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紧密结合,比如在汉江流域试点‘整治+产业’模式,既修复生态,又为乡村旅游、特色农业腾出空间,让整治成果变成老百姓的‘幸福账单’。”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专家结合美丽湖北建设目标,建议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要从‘空间和谐’抓起”“规划应划定更科学的生态保护红线,既守护好神农架、长江岸线等生态瑰宝,也要在城市更新中留足‘口袋公园’‘生态廊道’,让市民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。”
武汉大学学者则将目光投向科技赋能,建议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要拥抱人工智能革命”“布局‘地理信息+具身智能’应用,比如让无人机巡检结合AI识别,实现耕地保护、矿山监测的‘智能预警’;同时推动地理信息底座向各行各业开放,为智慧交通提供高精度导航数据,为农业提供土壤监测图谱,让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的‘燃料’。”
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代表结合实践,“希望规划明确绿色矿山建设的用地、税费优惠政策,让企业在技改升级、尾矿综合利用上更有底气。”孝感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则聚焦基层痛点,“建议省里统一建设地理信息共享平台,解决市县‘重复投入、数据不通’的问题,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执法监管、生态修复的‘最后一公里’落实上。”
省自然资源厅表示,将对所有意见建议逐条梳理、深入研究,把“金点子”转化为规划中的“硬举措”,认真编制一份承载各方智慧的规划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自然资源工作制定一份符合中央精神、契合湖北实际、顺应发展需求的“行动指南”,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,绘就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崭新篇章。
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