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恩县局:“一地一策”盘活存量土地 激发县域经济新动能
近年来,宣恩县创新推行“一地一策”土地管理模式,通过“二级市场转让”“柔性监管”“资源整合”等创新举措,累计盘活低效用地24宗421亩,走出了一条“存量盘活——产业培育——经济跃升”的山区县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宣恩县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,创新建立“规划引领+政策创新+部门协同”工作机制,因地制宜探索存量土地盘活新模式,实现了资源价值最大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在处置马虎坪小学闲置资产时,宣恩县创新采用“规划调整+简化流程+部门联动”工作机制,通过优化村庄规划、创新转让流程、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,成功将4240.81平方米教育用地及880.35平方米地上建筑转型为富硒(锶)优质水源运输厂房项目。该项目不仅盘活了低效资产,还依托当地富硒水资源优势,更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。
面对龙城实业商住用地闲置问题,该企业2014年取得的商住用地因地质灾害和企业破产等原因长期闲置,宣恩县创新采取“分类处置”方式,通过两次延期建设展现政策温度,并依法启动调查程序收回30109平方米闲置土地。通过“司法协同+政企协商”模式,将土地整合用于“三站合一”物流园项目,既帮助企业顺利转型,又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。
今年4月,“浪漫温泉城”项目通过整合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、集体土地经营权、水面旅游项目经营权、地热资源矿业权的创新出让方式,盘活28327.65平方米闲置土地,打造集“观泉——探泉——沐泉”于一体的温泉康养综合体。该项目建成后将增大县域旅游接待能力,为宣恩县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。
据悉,宣恩县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已带动富硒产业、商贸物流、温泉文旅等多个产业发展,形成“土地集约利用—特色产业发展—县域经济提升”的良性循环。其创新做法为破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。
附件: